• 全站搜索
  • 研究院活动
  • 独家专访
  • 学术会议
  • 专家教授
  • 科研基金
  • 学习资源
 至
余文医生:防控小儿腹泻应注意治疗与预防并重
54332019/12/19 收藏

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是小儿腹泻两大类型

腹泻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疾病之一,几乎与人类进食的历史一样悠久。现在人们知道,腹泻与地区的卫生条件、文化水平、经济发展状态等诸多社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。当所在地区的卫生条件无法达到防控标准时,腹泻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居高不下。

腹泻看似常见,实则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大的疾病之一。小儿患者是主要的防控对象,这是因为儿童的防病抗病能力较成人薄弱,因此患病率更高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,每年全球范围内超过 20 亿人次发生腹泻,其中低于 5 岁的患儿约占 27.25%。

余文医生介绍说,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。第一大类被称之为感染性腹泻,感染性小儿腹泻占总发病率的 80% 以上。真菌、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均可引发腹泻。譬如轮状病毒容易导致小儿在秋末冬初发生腹泻。此外,在世界范围内来看,霍乱和痢疾导致的腹泻也并不罕见,二者分别是由霍乱弧菌和痢疾杆菌所致,前者是甲类传染病,后者是乙类传染病。

第二大类则是非感染性腹泻。非感染性小儿腹泻虽然发病率较感染性小儿腹泻低,但仍然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。饮食不当是导致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重要原因。在营养素不耐受的情况下,如牛奶、蛋白、脂肪、维生素、双糖等营养素不耐受均有导致腹泻的可能。

 

小儿腹泻需注重补水及肠道功能恢复

小儿腹泻会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。研究表明,在小儿初次腹泻之后,小儿自身的体重增长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,在增加营养辅助干预 0.5 年后,才能与正常儿童保持相同水平。因此,小儿腹泻被我国列为儿科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。

鉴于小儿腹泻的常见和多发,余医生建议,家长也可以适当掌握腹泻护理及其类型判别的常识。

她表示,小儿发生腹泻后第一步其实不是跑医院,而是先在家中做好护理。在饮食方面,以清淡、容易消化、富含能量与蛋白质的食物为主。孩子可以服用肠粘膜保护剂和维生素 A 以尽量减少肠道损害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,适量服用肠道益生菌,帮助肠道功能加速恢复。在腹泻发生后,还可以补充一段时间的锌元素,以弥补吸收障碍造成的不利影响。如果发生继发性乳糖不耐受,可以考虑在短时间内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饮食。

在小儿腹泻发生时,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。可以使用市售口服补盐液,尽量做到孩子排便或呕吐一次,就补充一次。通过补充必要的 Na、葡萄糖、NaHCO3、枸橼酸钾、碳酸氢根等成分来调节患儿的生理指标。

家长还可以通过大便的特征来初步判断腹泻的类型。譬如细菌性腹泻患儿的大便往往比较粘稠厚重。如果是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则表现为蛋花汤样便,排便次数较多,表面飘着一层黄色的片状物。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气味较臭,粘液较多,一般没有血丝。过敏也可以引起腹泻,其主要表现是拉丝比较明显,亦即脱落的肠粘膜比较多,还可能会有一些血丝。

余医生强调,家长在做好上述措施的基础上,如果腹泻未见好转,应当速速就医,切勿拖延。

注重肠道健康可有效降低腹泻发生风险

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,针对小儿腹泻的研究得到了全面推进。人们不但从中找到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,而且还意识到通过改善肠道健康,能够防患于未然,起到预防小儿腹泻的作用,从而为儿童带来更多获益。

余医生介绍说,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一个免疫器官,肠道功能的完备意味着免疫功能能够良好的行使。通过母乳喂养以及在医生的指导下,适量服用少量益生菌,促使肠道菌群正常定植并保持菌群的种群平衡,对降低腹泻风险有较好的帮助作用。针对导致腹泻的感染性因素,如轮状病毒等,目前已有可供使用的疫苗加以预防。另外加强孩子的手口卫生,避免食用不洁或过期食物也可以降低腹泻发生的可能性。

小儿腹泻是临床诊治时中极常见的多病原综合性病症。在与余医生交流的最后,她表示,肠道的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朋友能否茁壮生长,而在防控小儿腹泻的过程中,既需要有意识的预防,也需要积极的护理与治疗,这样才能将疾病对孩子健康的影响降至最低。

分享至:

合生元营养与护理研究院 2014 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

Copyright © 2014 Powered by biostime